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強调了做事要事先规划的重要性,教学工作尤其如此 。
备课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功 ,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可以说,平时备课的质量决定教学的效度,平时备课的效能决定课堂品质的高低。认真有效的备课即体现敬业态度 ,又说明能力水平。为了提高集体备课的效能 ,许多学校推行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也是最常见的教研方式之一 。个人备课靠自觉 ,集体备课靠互助 ,名师工作室备课则要靠引领 。
教书育人是教师一生的修行 ,有效备课是教师当下的修行 。怎样通过个人备课 、集体教研、尤其是名师工作室的引领,来提升团队备课效能 、促进团队能力的提升 ?这是许多学校面临的迫切问题 ,也是教师培训急需解决的课题 ,还是名师工作室机制改进的问题 。
于漪先生曾提出“一课三备”的主张 ,很有影响力 ,体现了先生“一辈子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的谦虚态度和求实精神 ,令晚生后辈无比敬佩 。
①钻研教材 独立思考 形成初案 ;
②博览群书 融会贯通 写成教案 ;
③课后反思 精益求精 补写另案 ;
怎样把先生的个人经验转化为学校的普遍行为 ,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转化为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机制 ,我认为需要深入研究“一课三备”的内涵、层次、境界与效能。
1、“一课三备”的内涵
一备,关注自我经验 ,独立完成任务 ,呈现目标导向 , 强调活动设计,体现教育理解 ,规范教学流程 ,这是基本能力的必然要求 ;
二备 ,关注文献资料,汲取他人经验 ,融入生活体验 ,创设学习情境 ,优化教学设计,打磨教学亮点 ,这是骨干教师的应有之意 ;
三备 ,关注课堂现实,尊重主体地位,提炼核心素养 ,指向课程落地 ,渗透文化传承,体现人文情怀 ,这是名师的专业引领 。
2、“一课三备”的层次
①教什么的价值判断
在知识、能力、思维与智慧的比较选择中,教师的第一判断是教什么东西最重要?我们常常说知识改变命运 ,其实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思维比能力更重要 ,智慧比什么都重要 。
教知识靠的是阅读讲解 ,教能力靠的是实践练习 ,教思维靠的是启发提示,教智慧靠的激情点燃 。
教什么的价值判断是核心素养的课堂呈现 。
②如何教的方法选择
传统接受性学习的方法,我们运用的得心应手。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方式 ,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项目学习、行动学习、深度学习、支架学习、网络学习、终身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又接踵而来 ,让我们迎接不暇 。我们怎么能用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学生去迎接明天的挑战 ,那注定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竞争的淘汰者 。
如何完成教与学的匹配 、师与生的匹配、学与练的匹配 、练与考的匹配,它包括认知匹配、能力匹配、方法匹配、 思想匹配和情感匹配 ,师生之间才能达成课堂有序、过程有趣 、学习有效。
如何教的方法选择核心指向是 “教为不教、学为创造 ”。
③如何教的更有效的跟进反思
有效学习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尝试学会如何教别人 。教别人的过程中,自己要理解的透彻 ,还要会生动表达 ,这是一个很好验证自我的机会 。
我在课堂讨论的环节 ,曾提出一个原则 ,“后进生先讲,鼓励发言 、表达观点;中等生补充 ,比较学习 、查漏补缺 ;优等生后讲,梳理观点、提炼要点 ”。
3、“一课三备”的境界
①紧盯教材 目中无人 只会“ 教教材 ”
这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常态 。把教材奉为经典,不敢越雷池一步。书上怎么写我就怎么教,教参怎么说我就怎么讲 。 备课之始,一心想着教材 、想着目标 、想着习题、 想着分数,顾不上考虑自己也顾不上考虑学生。使得自己的经验, 对教育的认识与课堂教学相隔绝 ,同时学生的生活经历、 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与课堂教学想隔绝 。可以想象,这种课堂一定缺少生活气息,缺少思维碰撞 。
②学生主体 课堂引导 尝试“用教材教 ”
对教学有了自己的思考 ,人格独立 思想独立 ,不跪着教书 ,把教材只是作为一个例子 ,在课堂上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 ,寻找学生喜闻乐见的例子 ,引导学生的关注社会 、关注民生、 关注国际时事 ,打通教材与世界的关系 ,贯通课堂与生活的关系 ,联通学习与心灵的关系 ,把教材讲活 ,把道理讲透 ,把思想讲通 ,把情感讲真 。
③生活教育 情感联系 大胆“编教材教”
信奉“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渗透情境教育、 情感教育、情慧教育的主张,做到 国家课程校本化 ,校本课程系列化 ,努力完成对教材的二次改造,对课程的二次升级,对课堂的二次融合 ,对教学的二次突破 。
4、“一课三备”的效能
①年轻教师严格要求写详案
教学目标 动词检验 ,
教材分析 主题解析 ,
学情分析 有地放矢 ,
教法选择 适应学生 ,
学法指导 培养能力 ,
教学过程 逻辑推导 ,
作业设计 紧扣主题 。
②骨干教师因材施教写简案
创设情境 提醒有意关注 ,
问题设计 促进深度思考 ,
课堂讨论 形成头脑风暴 ,
课堂小结 梳理学习主题 ,
文化内涵 促使素养落地 ,
教学创意 体现教学引领 。
③优秀教师教学智慧出创意
破解题目 发现学习意义 ,
提供支架 促进深度学习 ,
小组合作 提升学习效能 ,
大胆放手 落实自主学习 。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 ,有效备课、特色备课、主题备课、创意备课 、单元备课、整体备课、跨界备课、 综合备课 ,都值得我们积极尝试 。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wIO4iKl_Leob9o0KvCr0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