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五雅中学2021年下学期教研简报(六)
10月13、14日教研组、备课组进行了集中教研活动,各组布署了师徒结对相关事宜。学校派高三、高补学科部分备课组长参加了师大基础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2022年高考总复习备考对策公益研讨会》。
一、活动亮点
1、活动金句:①“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九年级化学组);
②“(执教)一节公开课如同一次蜕变”(英语教研组);
③“如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关键”(八年级英语组);
2、高一生物组探讨了基础不一的班级的教学模式实施;初二政治组形成了一致的教学理念:自主预习-讲授-掌握-巩固。
3、高二历史组集体备课活动采用了“说课”形式。
4、高二语文组开展了“庆国庆 颂古韵”手写明信片比赛,展示了月考优秀作文。
5、高一英语组、高一历史组、高一化学组对月考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6、七年级政治组、七年级英语组、九年级数学组对月练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7、初三物理组、高二地理组、初二政治组、高一政治组、初三化学组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突破进行了研讨。
8、语文组组织了“红心向党少年志”主题征文活动。
9、高二政治组研讨并提出了课堂教学改进措施。
10、八年级数学备课组还分享学习了《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二、本次活动情况分析(附表)
三、本周公开课活动掠影(附后)
四、外出学习体会与感悟
刘玲秀(高考地理)
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多做一些图文材料结合题目,强调学生多动手,对材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况问题的能力,训练题要精选,切忌题海训练,浪费时间。综合题答题,要培养学生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表述尽可能用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注意答案要有逻辑性,尤其是不要写错别字。自然地理虽然较难,但规律性强,识记知识原理,人文地理要加强记忆及运用。新高考地理试卷不会很简单,阅卷也不会很宽松,希望同学们平时认真复习,调适心态,平和对待。
雷亚伟(高考生物)
此次研讨会,辛苦奔波,培训时间长,与会人数多,会场气氛好,热情高,主讲水平高,从高考试题的结构和题型分析入手,探讨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考察内容、考察方法,如今情景化题目,考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重点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只是获取知识记忆知识,现在的高考题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高考命题的新变化对学生以及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仅靠努力记忆和刷题已很难获取高分了,所以我们老师应在重基础与强能力两方面着手,建知识体系,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更应强调知识体系的建设,提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更多的去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在新的情境下提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典军(高考政治)
我听了谢科明老师关于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专题报告后,感觉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到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的重要性。学生的关键能力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需要不断培养和训练,要把它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需要方法,老师在平时的讲课中应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故在教学设计中应作好安排,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去体现,切忌老师满堂灌。
三、提高学生关键能力需持之以恒。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工程。
总之,这次培训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才有了明确的指引,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刘会芳(高考英语)
一、高考命题思路:侧重运用,简中有难,层次分明,符合新课标要求,彰显英语核心素养内容,渗透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主题和语境。
二、命题特点:取材外刊原文
试卷中语篇的话题体裁、总词数以及难度等与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基本保持一致。
试卷中生活常用词通过构词法形成的新词以及熟词生义频繁出现对于死记硬背单词的考生的考生是一个挑战,发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听力部分语速比前几年还平缓(21分钟多)但个别题容易丢分。
阅读理解:文章很贴近生活时代感强,内容由浅入深,设问直接,不拐弯抹角总体来说比较好做。
阅读7选5:简中有精,通过默读领悟句际关系, 本道题得满分也不难。
完形填空:文章容易理解,但是选项并不简单有的学生做此题不注意前后的词汇搭配关系和上下文语境关系。盲目自信导致丢分。词汇用法拿捏不准,纠结不清。
语法填空:整套试卷中最难的题。对于三大类从句、非谓语动词、代词等语法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上下文的理解。对于基础很差的学生可能有点望题兴叹。
应用文写作:能以书面形式简要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表达观点并举例说明能介绍中外主要节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书面表达中所用词汇和语法结构能够表达主要意思。(《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p49)
三、思路和做法
词汇反复炒;语法重点,三大从句、非谓、代词;正式的周考可以多;应用文可以让学生多背;晨读增加双语新闻;重视作文,采集佳作,撷取精华。
尹会文(高考化学)
本次高考研讨会的内容分为四大块
一、新高考评价体系
“一核”——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二、2021高考试卷分析
整体体现新课标要求,选择题难度适中,考查面广,新颖度高,实验题和化工流程题关注新旧情境组合,注重基础和创新的有机融合,注重能力的梯度;化学原理题注重图表信息的分析,创造性地考查了标准平衡常数,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高;物质结构题和有机题既有常规内容,又有新的微调。
三、一轮复习策略及案例分析
备考理念:学科素养是目标;能力培养是关键;情境素材是土壤;
教师有限引导;学生充分自主;稳步提升考商
备考原则:内容——重视基础、激发思维
方法——教师引领、学生自主
备考策略:(1)将基础知识夯实到底,整合提升将知识结构化,甄别化学中的不确定性,由听进去转为说出来,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由会做演变为会解问,让深层理解真实呈现
(2)试卷讲评:①讲审题②讲知识③讲思路 ④讲规律⑤讲演变
(3)学会考试:①学会考前时间管理 ②学会考前复习安排
③学会考中应对策略④学会考后反思提升
(4)考试策略:①知识是根本—立足基础知识过关
②方法出效率—合理规划时间,单位时间多得分
③心态很关键—小考当大考、大考当高考、高考当小考、考试要有平常心、平常要有考试心。
四、高考命题要求和命题原则
高考命题6大要求:
要求1 试题设计不超出《新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说明》和教材要求。
要求2 试题要求,必须科学规范,目标明确,在学术上没有争议。题目立意情境和设问应科学、可信、新颖、灵活,表达方式应合理、有效、准确、简捷。
要求3 试题考查的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应具有合理的覆盖和比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求4 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难易比例应配置合理。
要求5 选择题的题干应围绕一个中心,和选项的关系一致,干扰项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结构和语言长度应大体一致,各题正确选项的分布要基本均匀。
要求6 非选择题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层次学科能力,答题量和思维量与赋分值应合
高考命题10大原则:
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
2、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
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
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
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
6、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回归高考
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
8、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
9、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
10、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
五、今后做法:
1、抓基础,抓进度,抓薄弱学生
2、训思路,训方法,训解题模版
3、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
教务处
2021年10月19日